
最近,特朗普政府的对等关税政策可把全球金融市场搅得天翻地覆。
关税冲击下的市场动荡
东方汇理投资研究院主管莫妮卡·德方直言:“美国经济放缓的速度比市场三个月前预期的要快,主要是由于极端的政策不确定性。”
特朗普政府的对等关税政策对全球市场的影响持续发酵。今日(7 日)亚太交易时段,多个亚太主要股指和股指期货甚至出现暂停交易、熔断等情况。美股在上周最后两个交易日蒸发约 6.6 万亿美元市值,创下历史最高纪录后,今日亚太交易时段,三大股指期货跌幅继续达到 4% - 5%。
惠誉评级的美国经济研究主管奥卢·索诺拉表示:“美国对所有进口商品的关税税率目前约为 22%,而 2024 年为 2.5%。这一比例最后一次出现还是在 20 世纪 10 年代。这不仅对美国经济,对全球经济都是一种游戏规则的改变。如果这种关税税率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此前的大部分经济预测都将被推翻。”
近期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分析师普遍认为,特朗普关税政策对全球经济前景和贸易格局都将产生深远影响,全球投资者或需据此调整投资布局。
关税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美国经济面临挑战
东方汇理投资研究院的主管莫妮卡·德方预计,后续关于关税的谈判将加强,不确定性将居高不下,特别是在 4 月 9 日之前。特朗普发起了近一个世纪以来对全球贸易体系最重大的挑战。从长远来看,随着供应链的进一步重新布局和新的区域联盟的出现,全球化的放缓或将继续。
她还指出,对等关税还会影响美国自身经济和全球经济前景。“美国经济放缓的速度比市场三个月前预期的要快,主要是由于极端的政策不确定性。高于预期的即将到来的关税将进一步影响商业和消费者信心,随着对失业率上升的担忧加剧,商业和消费者情绪似乎已经急剧下降。虽然关税无疑会在短期内加剧通胀,但我们认为,政策的中期影响将对经济增长更加不利。事实上,市场对关税影响美国经济的担忧,超过其对通胀影响的担忧。美国经济衰退的风险正在增加。”
不过,她也表示,目前判断美国经济衰退还为时过早。美国财政政策仍然非常宽松,预计美联储将在今年晚些时候继续降息,油价仍然低迷。此外,家庭和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并没有过度紧张。简而言之,经济衰退的典型触发因素并不存在。然而,我们确实预计今年美国经济将大幅放缓,增长将低于潜在水平,通胀压力将上升。
全球经济增长放缓
对于全球经济而言,莫妮卡·德方称,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潜在的政策结果,包括贸易报复和其他贸易联盟变得越发紧密等已经出现,但时机很难预估。各种因素将对全球经济增长和通胀轨迹产生线性和非线性影响。虽然特朗普试图减轻潜在报复措施,并为谈判打开大门,但其关税政策将导致不利的全球增长/通胀组合。
瑞银财富管理全球首席投资总监马克·黑费尔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此次关税举措将使美国的有效关税税率,即关税占美国进口额的百分比提高到 25%左右,短期内有效关税税率可能居高不下,如果特朗普在未来 3 - 6 个月内未采取积极措施降低关税,将进入下行情景,包括美国经济显著衰退和股市下跌。如果“极限施压”策略延伸到外交层面和美国财政政策上,不确定性将会加剧。不过,我们的基准情景仍是,随着来自于经济、政治和商业的压力增加,有效关税税率将逐渐降低。即便如此,美国和全球增长仍将大幅放缓,市场也将长期处于震荡局面。
他还预计,美国经济增长或将大幅放缓。在我们的基准情景中,美国全年 GDP 增长预计将放缓至 1%以下,包括了年内出现衰退,GDP 从峰值到低点减少 1%。在通胀方面,我们估计,截至目前公布的关税可能会让美国 CPI 在年底前增加约 2 个百分点,前提是仅部分通胀引起的价格压力转嫁给终端消费者。尽管通胀上升或将增加美联储决策的复杂度,但增长大幅放缓和劳动力市场可能疲软,意味着美联储仍有望在 2025 年剩余时间内降息 75 - 100 个基点。
此外,他预计欧元区增长也可能放缓,但降幅或较美国温和。如果关税在整个夏季都保持在目前的水平,欧元区增长率或将减少约 50 - 100 个基点。通胀方面,欧盟加以抵制可能在短期内推高价格压力,但贸易冲突的中期影响将导致欧元区通胀放缓。加上增长疲软,欧元区央行可能在 6 月前大幅降息,让政策利率降至低于我们此前预估的 2%。
不同观点看全球经济
保德信专题研究部主管谢赫里亚尔·安蒂亚则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称:“现实远比表面情况复杂。即便美国扩大了保护性行业范围,全球约八成的贸易仍然发生在美国以外的地区,而各大行业内的企业仍会继续追求自由贸易与竞争优势。”他称:“对全球经济进行更深入评估,会发现全球化进程并未被打断,而是被划分为两条截然不同的双轨道,即主导了大部分行业和贸易模式并持续高速发展的轨道,以及覆盖行业较少但对经济发展举足轻重的另一条轨道。”
景顺亚太区(日本除外)的全球市场策略师赵耀庭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此次对等关税是特朗普团队在全球贸易纷争中发射的第一波炮火,以最大限度展开首次行动也在情理之中。如果亚太地区的关税不被下调,重新平衡将意味着原本会运往美国的商品会将大量转移至世界其他地区。这会对美国消费者和企业造成了巨大负担,总需求可能会下降。这无疑增加了美国衰退的风险。
对于亚太,他称,许多通往美国市场的贸易转移路线——越南、孟加拉国、老挝、波兰、印度尼西亚——会受到关税影响。然而,这并非关税政策的最终结果,预计各国将开始与美国进行谈判以减少关税。他补充称,关税政策不确定性持续的时间越长,对市场情绪影响的就会越大,这将对亚太的资本支出以及美国的家庭消费带来影响。基于此,他预计,亚太各央行可能会采取比预期更大幅度地降息,以支撑经济增长基本面。
全球市场下的投资布局
债券、黄金、美元投资分析
在上述预判的全球市场环境下,该如何布局投资组合呢?灵动投资管理固定收益投资组合经理布里吉·库拉纳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美国此次公布的对等关税政策的力度之大,远超市场预期,可能使经济陷入严重的衰退困境。他更看好长期债券,分析称:“债券收益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下行态势,市场普遍认为,此次美国公布的对等关税政策将主要冲击经济增长,并预期各央行将对此作出反应。然而,2018 年的通胀率远低于当前水平,且通胀预期的误差也小得多。由于当下通胀仍高于目标水平,我预计美联储将会保持耐心,观察这些更为极端的关税是否会导致消费者或基于市场的通胀指标出现飙升。如果美联储在可预见的未来按兵不动,这可能意味着,相较于对短期债券收益率的影响,市场对经济增长的担忧将导致长期收益率走低。”
同时,他称,令人意外的市场反应是,尽管全球股市疲软通常会支撑作为全球储备资产的美元,但自特朗普关税政策公布以来,美元却走软。此外,市场或正在对许多国家可能采取的抵制措施作出反应,这些国家可能会推出更多财政刺激措施来提振国内产业,这将为本国资产提供有力支撑。同时,许多国家此前将其经常账户盈余投资于美国金融资产,新的关税政策无疑会促使这些国家考虑将资本回流至国内金融市场,这将削弱美元及以美元为投资资产的资产,主要是美国股票和信用证券。
莫妮卡·德方也持类似观点,他告诉记者,在资产方面,美元可能会继续面临压力,而日元在经济环境急剧恶化的情况下更像是一个避风港。今日亚太交易时段,美元兑日元失守 145,为去年 10 月以来首次,跌幅 1.29%。美元兑日元隔夜隐含波动率升至 21.145%,刷新 2024 年 11 月以来新高。
“由于市场此前没有预见到如此大幅度的关税上调,因此反应会更加不稳定。除非后续的谈判取得有意义的进展,新的贸易框架开始形成,否则这一趋势可能会在未来几周持续下去。未来几周,市场波动性将保持高位。”此外,他称,“由于劳动力和生产成本都可能随之增加,企业盈利增长可能会明显放缓。因此,我们建议降低股票头寸,保持对股票的对冲,并持有黄金是目前投资的关键。”
整体资产配置建议
在整体的股权配置方面,他透露,东方汇理将继续多元化投资,持有新兴市场股票。对于美股,他预计,美国大型股受到关税政策影响将更加明显。就债券类投资,他对欧元区保持积极立场,对美债持接近中立的立场。
谢赫里亚尔·安蒂亚对记者表示,对于投资者而言,“双轨”格局为各国各地区和各产业,包括人工智能(AI)、高端半导体、5G 网络、关键矿物、化石燃料、电动汽车(EV)和军事科技等领域提供了新的机会和风险。投资者不应仅由于关税和产业政策忽视处于全球化减速轨道的行业,而应该更加关注特定企业和价值链之内存在的结构性优势。
他最看好四个行业:首先是 AI 与先进半导体;其次是 EV,在他看来,领先的 EV 制造商已在全球汽车转型趋势中占据先机,尽管部分中国品牌在欧美市场面临高额关税,但在东南亚、拉丁美洲和中东地区仍具有增长机会,并正积极进军豪华 EV 市场;再次是美墨边境工业地产,尽管美墨贸易环境充满变数,近期外包趋势为两国边境的工业地产带来发展动力,主要得益于大型跨国制造商的稳定需求以及货物抵达美国后需要重新装载运输的需求;最后还有金属与矿产,他分析称,比如铜等金属对许多主要行业至关重要,长期需求预期已超过现有供应。
马克·黑费尔对记者强调,即便我们近几个月都在建议投资者对冲风险,但此次公布的关税范围仍让我们和市场都感到意外,鉴于企业盈利前景转差、关税持续存在不确定性,以及波动可能持久,我们将美国股票从“具吸引力”下调至“中性”。在我们的基准情景中,市场预期将在年底前部分反弹,但我们仍将标普 500 指数 2025 年 12 月目标价从 6400 点下调至 5800 点,并将标普 500 指数的年末市盈率目标从 21.5 倍下调至 20.0 倍,将 2025 年每股收益(EPS)预期从 265 美元下调至 250 美元。
在行业层面,马克·黑费尔称,我们将美国科技板块和 AI 变革性创新主题从“最具吸引力”下调至“具吸引力”。虽然我们仍然看好 AI 技术周期的长期基本面,但关税相关不确定性可能对这些行业中短期表现带来一些挑战。
在美国以外的股票市场,瑞银继续对欧元区股市持“中性”观点,但基于盈利增长前景疲软和不确定性上升,将欧元区斯托克 50 指数年末目标从 5700 点下调至 5200 点。在板块上,马克·黑费尔建议聚焦能受益于财政支持增加的领域和欧元区中小盘股。
此外,马克·黑费尔称,尽管市场背景充满挑战,但我们认为仍有领域能够有助于缓冲波动,包括黄金和优质债券。“我们继续认为优质债券具吸引力。市场对增长的预期可能会在未来几周下调,这将有利于优质债券。不过,在基准情景下,债券吸引力将更多来自于帮助投资组合多元化,而不是绝对回报前景。由于通胀也可能在短期内大幅上升,我们认为债券市场或许不会想要计入美联储大幅降息。而且,倘若美联储在通胀走高时降息或者通胀预期失控,收益率曲线上较长期的债券可能还会计入美联储决策错误的风险。”他称,“基准情景中,我们预期到年底 10 年期美债收益率将在 4.0%。同时,高收益企业债相对于美国国债的信用利差,将显著走阔。短期内,随着市场估计美国和全球增长可能大幅放缓,信用风险溢价重置可能会导致美国高收益债利差从目前的 342 个基点,扩大至 400 个基点以上。”
对于黄金,虽然特朗普关税政策公布后,金价有所回调,但马克·黑费尔称,在我们的基准情景中,金价年底或将来到 3200 美元/盎司。若关税相关风险或地缘政治风险上升,即在上升情景下,金价甚至可能达到 3500 美元/盎司。从长期来看,从多元化的角度而言,在美元平衡投资组合中保持大约 5%的黄金配置为最佳选择。
瑞银同样不看好美元。马克·黑费尔称,自对等关税公布以来,美元明显走软。单独来看,关税对美元有利,而且传统上美元也会在避险情绪上升时走高。然而,对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关税低于预期、市场对美国经济增长和利率预期的下调幅度高于其他地区、投资者开始计入欧盟和其他主要经济体潜在抵制措施,以及政治不确定性使得更多资金寻求美元以外的资产分散配置,这些因素将削弱美元的避险需求。在利好和利空因素相互抵消下,预计未来数月美元将区间波动。倘若增长前景下行风险伴随着美联储降息幅度超过预期,美元可能长期走弱。